“月圆人团圆”——经贸饼背后的故事
来源: 作者:李晓鑫 编辑: 发布日期:2019-09-17 浏览量:月圆忆乡人,无论你来自哪里,中秋节吃月饼似乎是一种不变的传统,又一年的经贸饼,又一年的忙碌。每到中秋,餐饮服务中心都会为全校师生制作传统中秋美食—“经贸饼”,为大家送去节日问候。 “经贸饼”以其皮酥馅醇、唇齿留香的绝佳滋味享誉校内外,堪称首都高校圈一绝。“经贸饼”历经30余年的历史,一直坚守历代师傅口传心授、凝聚匠心的传统工艺,并不断改良出新,推出新口味,新造型,将首经贸文化、校徽精神与传统经典融合。
小小的月饼承载着温暖与感动,经贸饼的制作包含了诸多细节。和面,将面粉与油进行混合,严格按照比例,师傅们可谓是做足了功课;月饼皮,将和好的月饼皮和馅料进行包裹,各式各样的馅料,不胜繁多,有最经典的五仁馅(葵花籽、西瓜子仁、果脯、花生米、核桃仁、白芝麻、青红丝、绿红丝),和其他八种馅料,如师傅们最新研制的红酒蔓越莓/紫薯/蛋黄/金沙奶黄/豆沙/抹茶/莲蓉。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喜爱。经贸饼为什么好吃?每一样馅料精挑细选,选料纯正,工艺纯正,再饱含着师傅们的匠心。将月饼每个手工塑形,再精心烤制、进行包装,师傅们可谓是匠心之作。
食物是有温暖、有感动的,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味觉上的冲击,更是一种震撼。它不仅体现在月饼种类的丰富、月饼味道的适中、更体现在师傅们在短短的时间内便手工制作了几万块月饼上。师傅们一般都是在完成正常工作的基础上,加班打月饼,全都是手工的,每一个环节都坚持采用传统技法,在馅料上,既保留了过去的传统方法,又增加了现代潮流,增加了新的品种。团队十几人每天要进行6-7小时的月饼制作,每块月饼都需要经过至少六道工序才能完成,团队上下精心准备,为师生过一个美满、和谐、团圆的中秋节。
参与“经贸饼”的制作已近二十年的荆建国师傅这样说到“一想到中秋节打月饼,心里充满了干劲”。荆师傅每天四点多就会来到学校,主要负责主食类的制作,一天下来,已经蛮辛苦的,晚上还要打月饼,记得去年在制作月饼时,由于他主要负责烤月饼的环节,需要不停地弯腰,起身,造成了腰肌劳损,需要好长时间才恢复;谈到这个事情荆师傅还蛮不在乎,时隔一年,又到了忙碌的季节,他依然到了月饼的制作岗位,正是带着这份对经贸饼的热爱,才有了经贸饼始终如一的好味道、好口碑。
在最后的售卖环节,因为正处于就餐高峰,为了保证更多的同学吃上月饼,除了做饭、售饭的员工,餐饮中心其他人员全部出动,保障售卖环节的及时和高效;为了方便教职工的购买需求,今年特意在教职工餐厅开设了售卖窗口,在每天下午的一点到三点,为教职工购买月饼提供便利。
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体验做月饼的乐趣,餐饮中心还精心策划了手工DIY活动。通过网上报名和学工部推荐,共有50名同学参与到本次活动,同学们穿戴整齐,戴上小小厨师帽,第一次做手工,第一次做月饼,成为了在首经贸作为一名学生的美好回忆,学生们通过师傅们的一一指导和全过程的保驾护航,都亲自完成了自己的手工DIY月饼,餐饮中心将这些月饼包装为礼盒作为纪念,送给每一个参与的小伙伴,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学校在节日的问候和贴心的关怀,每一个同学都在此次活动中得到了技能的提升,也见识了师傅们的专业和耐心。
不知不觉经贸饼又陪伴了我们的中秋花好月圆夜,师生们品尝着手工传统月饼,在中秋佳节与家人、朋友共同度过美好的节日,今年的经贸饼已达到了七万余块,经贸饼伴着一年又一年美好的祝愿,在每一年的中秋佳节,和广大师生校友共同体会这美好的团聚时刻。